绿色转型对纯碱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技术升级、产能结构优化和环保标准提升三个方面,以下为具体分析:
一、生产工艺结构性调整
天然碱法占比显著提升
2025年天然碱法产能预计达1000万吨,占比从不足5%提升至23%,远兴能源等企业通过内蒙古天然碱项目主导行业转型。氨碱法因环保问题(每吨纯碱排放10m³废液和300-350kg废渣)面临淘汰压力,其产能占比将明显下降。
联碱法技术升级
双环科技等企业通过大型碳化塔、智能控制等技术改造,实现纯碱综合能耗下降28%,年碳减排8.7万吨。
二、环保与能效标准升级
政策倒逼产能出清
2025年底前需完成50%产能能效对标改造,未达标企业将逐步退出市场。头部企业如中盐化工通过投资天然碱项目巩固成本优势。
低碳技术突破
成达公司研发的低浓度窑气碳酸化技术实现能耗降低16.87%,入选《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》。
三、市场竞争格局重塑
行业集中度提升
前十大企业产能占比达91%,远兴能源、中盐化工等四家龙头合计占52%,中小产能加速淘汰。
价格与盈利分化
合成碱法(氨碱/联碱)企业普遍亏损,天然碱法成本优势凸显,推动行业利润向资源型企业集中。
四、产业链协同效应
平板玻璃行业作为纯碱最大下游,其碳排放86%来自生产过程,倒逼纯碱企业提供低碳产品。光伏玻璃用重碱需求占比提升至18%,推动纯碱行业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。
电话:151-3621-6728
传真:0371-69082289
手机:15136216728
邮箱:15136216728@qq.com
地址:郑州市中原区陇海西路30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