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情资讯

国内纯碱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

国内纯碱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呈现以下关键特征:


一、产能扩张与结构性过剩持续


新增产能集中释放‌

2025年行业新增产能预计达300万吨(连云港碱业130万吨、远兴能源二期280万吨等),2026年河南金山、雪天盐业等企业还将新增超200万吨产能‌。天然碱法因成本优势成为扩产主力,远兴能源等头部企业加速布局‌。


库存压力高企‌

截至2025年8月,行业显性库存超310万吨(生产企业189万吨+交割库47万吨+下游玻璃库存23天),供需失衡压制价格反弹空间‌。


二、绿色转型与技术升级加速


工艺结构优化‌

天然碱法产能占比从2023年的15%提升至2025年的20%以上,氨碱法企业通过蒸氨废液资源化等技术降低污染‌。政策要求2025年底前50%产能需达到能效标杆水平,倒逼企业技改‌。


低碳发展‌

“双碳”目标推动行业向零排放转型,头部企业如唐山三友已实现废水零排放,内蒙古天然碱项目碳足迹显著低于传统工艺‌。


三、需求端分化加剧


传统需求萎缩‌

浮法玻璃用碱需求2025年预计下降38万吨,光伏玻璃用碱需求下降54万吨,拖累整体需求‌。


新兴领域增长‌

碳酸锂、食品级特种纯碱等需求保持增长,但难以抵消传统领域下滑。重碱在光伏玻璃中的应用占比持续提升至18%‌。


四、市场竞争格局重塑


行业集中度提升‌

前十大企业产能占比达91%,远兴能源等四家龙头合计占比52%,中小产能面临淘汰压力‌。


价格中枢下移‌

2025年现货价格预计运行在联碱成本至氨碱成本区间(约1100-1400元/吨),多数企业将面临亏损‌。


政策调控预期‌

“反内卷”政策或推动落后产能退出,但短期产能出清难度大,企业需通过期货工具对冲风险‌。

总结


行业将经历“产能出清-绿色升级-需求重构”的深度调整期,天然碱龙头和具备技术优势的头部企业更具竞争力,而高成本中小产能面临生存考验‌。